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解析:全国19家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模式与特点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3-07-10

第3741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近日,国家文旅部发布《关于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的公示》。经省级文旅部门推荐,文旅部组织评定,拟认定多玛乐园等12家单位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至此,继去年11月文旅部决定对7家园区开展首批试点工作以来,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已增至19家。这些园区都有哪些?有何特色亮点?对推动旅游与科技融合起到哪些示范效应?


作者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旅游业是一个传统产业,是“诗和远方”的结合体,似乎与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科学技术没有必然联系。实则不然,科技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成为构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在受疫情冲击的3年间,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与演绎。


近日,文旅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的公示》。河北多玛乐园、沈阳方特欢乐世界、广州塔旅游区、青海冷湖火星小镇等12家单位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至此,加上去年11月文旅部确定的首批7家试点园区,国家级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增至19家。



那么,什么是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都分布在哪些地区?有何科技新亮点?对推动旅游科技融合又将到哪些示范效应?本期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将逐一进行梳理解析。



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由来及分布


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是文旅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促进旅游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文旅产品高质量供给的国家级旅游品牌。


2021年4月,文旅部先后制定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两个规划”分别就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作出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认定和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2021年8月,文旅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首次指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是“面向旅游业开展科技研发或应用,以拓展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为目标,旅游和科技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并具有示范意义的独立管理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园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



通知同时明确,首批试点主要从北京、山西、黑龙江、江苏、广东、四川、陕西等6省1市不同类型的园区进行征集和遴选。同年11月,文旅部公布了7家首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名单(详见下表)。其中,华北地区有2家,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各1家,涵盖了传统工业园区、数字体验馆、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功能区及文化商业街区等不同领域。



2021年11月19日,文旅部制定印发《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共六章十九条,明确了示范园区创建原则、管理职责、申报条件与评定程序、监督与考核方式、服务与支持措施等规定,为有序推动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范示范园区评定和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022年8月,文旅部依据《暂行办法》,面向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旅行政部门,启动了第二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申报和评定工作,并明确各地推荐名额不超过2家的上限指标。经各地自主申报、省级文旅部门推荐、文旅部组织评定等环节,12月文旅部正式发布了“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共有包括河北多玛乐园、沈阳方特欢乐世界、广州塔旅游区等12家单位上榜。


从第二批区域分布看,这12家示范园区纵贯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7大行政区域,与首批7家试点园区相比较,填补了华中地区的空白(详见下表)。其中,华北地区新增2家、东北地区新增1家、华东地区新增2家、华中地区首次入选2家、华南地区新增1家、西南和西北地区各新增2家。



综合两批次19家园区分布和数量分析(详见下表),从大区域统计数量看,华北地区入选数量最多,共4家园区上榜;其次为华东、西南和西北地区,各3家园区入选;再次是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分别有2家园区入围。其中,大西部地区整体表现较为突出,南北两轴共分布6家园区。


以园区所在省域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山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青海等16个省(区、市)。其中,广东、四川和陕西3省入选数量最多,均有2个园区入选,其余13个省(区、市)各有1家园区入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2家园区均在广州市,体现了广州旅游科技融合实力。




旅游与科技融合的四种模式与特点


从早期故宫上演的“元宵夜”灯光秀,到风靡全国的“博物馆奇妙夜”;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遍大江南北,再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出圈……当文旅与科技交融碰撞,无论是物理反应层面还是化学反应层面,都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新业态与新产品,用科技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旅体验。


那么,这19家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是如何体现文旅和科技深度融合?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和游客体验度的呢?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通过对这些示范园区进行案例梳理发现,其特点和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与创意融合,工业遗产焕发活力。


经梳理发现,在二批次19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中,关于老工业遗产和现代智能制造工厂活化利用的案例有4个,分别是北京751园区、上海智慧湾科创园、陶溪川文创街区和伊利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区,集中彰显了“工业遗产+文化创意+科技赋能”带来的重大裂变。



入选首批示范园区试点的751园区,前身为原国营北京第751煤气厂,占地22万平方米。2003年该厂开启转型发展之路,于2007年建成国内首个以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文创产业园区。近年来,园区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场景牵引、功能融合等创新环节,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首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等重要品牌。


△北京751园区(图源:北京朝阳APP)


第二批入选的上海智慧湾科创园,前身为上海第三毛纺织厂仓库,总面积200亩。2015年利用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改造,先后建成全球首家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世界最大规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等空间载体,入驻文创和科创类企业300余家,打造成为上海最大、集聚度最高的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意集聚区和网红打卡地。运行5年多来,园区企业营收从5000多万元增长至19亿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智慧湾国内首家星巴克集装箱咖啡概念店(图源:周到上海)


同样,占地2平方公里的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也是以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基础,以文创产业为主业态,打造传统+时尚+艺术+高科技的城市文创街区(园区),不仅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文旅与科技、生产与生活的深度融合,还成功创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非遗旅游街区,先后荣获艾蒂亚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金奖、联合国亚太遗产保护创新奖、中国文化产业园区最佳传统弘扬奖等奖项。


△陶溪川文创街区夜景(图源:搜狗百科)


与传统工业遗产活化不同,入选第二批示范园区的内蒙古伊利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堪称现代工业智慧旅游项目的典范。该园区依托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核心区优质资源,打造了全国首个奶粉全球智造体验中心,分布有沉浸式沙盘区、影院区、购物区、研学区、餐饮区五大区域,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亚洲第一”乳企伊利的历史和未来,还可以深度体验高品质的乳制品最先进加工生产流程。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图源:乳业时报)


二是科技赋能旅游,带来“一景多看”新体验。


纵观二批次19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其中旅游景区、度假区、传统街区与科技融合的示范案例多达7个,分别是黑龙江五大连池景区、江苏中华恐龙园旅游度假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塔旅游区、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步行街景区、沈阳方特欢乐世界和河北多玛乐园。其中,5A级和4A级景区各3家,均是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实现一景多看、老景新看、古景今看的典型案例。



以黑龙江五大连池景区为例,该景区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金字名片”。近年来,为促进旅游和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建设了火山地质博物馆、中国火山研究中心、景区数字化监控中心等智慧旅游项目,初步实现了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旅游服务人性化。


△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博物馆数字展厅(图源:龙江印象)


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方面,入选首批示范园区试点的江苏中华恐龙园旅游度假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沈阳方特欢乐世界、河北多玛乐园均属于综合型主题公园景区,对于恐龙园、长隆和方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相对陌生的多玛乐园,是一家位于唐山市曹妃甸湿地风景区内大型“渔”文化主题乐园,在这里游客可使用传统手抛网和现代化可视化捕鱼机等体验打鱼的乐趣。


△游客操作可视化捕鱼机体验打鱼乐趣(图源:吉祥假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步行街景区和广州塔旅游区。这两个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前者属于“古景今看”的代表作,后者则是“一景多看”的典型之一。以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为例,自2018年12月惊艳亮相以来,一夜之间便火遍全国,被游客赞誉为“一眼千年,再现大唐”,成为国内文旅与科技融合最佳创新案例。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成果展示截图(图源:文旅中国)


三是用好科技创新因子,推动园区多元发展。


从二批次19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类型来看,依托文旅产业功能区、文化产业园区、影视基地等载体科技融合度高优势,探索文旅产业与科技融合新路径已经成为推动园区或基地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四川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四川中华彩灯大世界、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河南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和陕西白鹿原影视城。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通过对上述5家园区分析发现,相比较而言,李冰文创旅游产业功能区和白鹿原影视城的产业化基础相对较弱。前者是2019年成都市调整优化区域文旅资源新组建的文创旅游产业功能区;后者是集影视拍摄、精彩演艺、文化创意、美食民俗、休闲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乐园,而非实体型产业基地,虽开发了部分智慧旅游项目,但影响力不大。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图源:都江堰融媒体中心)


从园区规模和运营情况看,中华彩灯大世界、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与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更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其中,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早已蜚声业界,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不仅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融文化创意、彩灯制作、彩灯会展、主题公园、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彩灯全产业链基地,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图源:搜狗百科)


四是创新科普+旅游模式,催生天文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火星救援、太空旅客等一批国际国内科幻电影作品的热播,“科普+旅游”“天文+旅游”等模式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持续推动天文与科普、旅游、科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例如,此次入选第二批示范园区的贵州中国天眼科普基地,自2016年开园以来,先后建成国际天文体验馆、天文时空塔、航天探索中心、FAST光影馆、时光之门、天幕商业街等一系列天文旅游项目,倍受国内青少年研学群体和亲子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天文科普旅游目的地,高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图源:网络)


再如冷湖火星小镇,是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区,占地面积约5.3公顷。2018年3月,依托冷湖酷似火星的地貌资源和一流的天文观测条件,当地政府正式启动“冷湖火星小镇计划”,2019年3月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在冷湖建成投运,全封闭式的火星太空舱可为游客提供了完整的“火星登陆”体验,充分释放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品牌效应。


△冷湖火星小镇火星营地(图源:冷湖工业园)


综上分析可见,截至目前全国二批次19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基本涵盖了科技园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街区)、科普基地、特色小镇等重点领域,在旅游科技研发和应用上,侧重突出了新科技、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等多维度物理融合,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当前旅游科技融合面临挑战及对策


从科技与时尚结合的北京751园区,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古今穿越;从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沉浸式体验,再到中国冷湖“火星小镇”的太空之旅……近年来,随着5G、VR、AR等数字科技的广泛运用,在助推文旅新业态、新场景不断“蝶变”的同时,也让“旅游+科技”成为了未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路径。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图源:海峡文创)


综合前文分析,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尽管目前我国旅游业在“一机游”“一网订”“一键查”等服务手段运用层面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旅游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层面仍面临诸多瓶径与挑战。其中,包括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不高、小众化同质化现象突出、大众化数字文旅产品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从以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一是全面普及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按照2020年文旅部等10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资源发〔2020〕81号)部署,在5A级旅游景区基本完成在线预约预订,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指挥调度等旅游智慧化服务基础上,推动无人化、非接触式和特殊群体智慧设施应用,全面实施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普及工程,鼓励扶持乡村旅游景点开展智慧化服务,从服务端提升游客出游便捷度和体验感。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指挥调度中心(图源:成都文旅)


二是培树智慧旅游景区示范样板。今年8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对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的总体架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运维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指导,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为此,在新政策出台前,各级文旅部门应加快培育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和度假区,确保政策出台后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经验,缩短政策落地见效周期。


△科技赋能智慧景区示意图(图源:数据观)


三是加快数字技术在产品端应用。近年来,为疫情给线下旅游消费带来的冲击,各地文旅企业、机构争相“上云、用数、赋智”,打造推出了一系列“云旅游”“云看展”“云赏剧”等线上文旅产品。但总体而言,小众化和同质化产品居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旅游数字化产品要尽快适应线下场景消费的新需求,打造旅游科技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场景,从而提升线下旅游供给的韧性,例如前文提到的“一景多看”“老景新看”等的典型案例。


△广州塔阿尔法探索乐园(图源:大河票务)


四是推动旅游科技产业化发展。旅游与科技融合的最佳模式是助推旅游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就目前来看,在旅游业界创新发展呼声很高,但在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其原因,既观念认识上的问题,也有资金吃紧等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和各级文旅部门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激励机制,加大对文旅园区、产业基地、特色小镇等市场主体财税、项目、技术等要素支持,推动数字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


△横店大型影视旅游主题公园——梦幻谷(图源:文旅部)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了重要部署。文旅部、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也将文旅与科技融合列入了“十四五”相关规划,加快培育数字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文旅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答题”。为此,无论是传统文旅企业,还是科技文旅企业,都必须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期,紧跟文旅消费新趋势,持续推进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开启文旅经济复苏振兴新征程。


参考文献:1.第3358期文化产业评论:《文旅部: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名单》2.2022/03/07新华网:《朱鼎健委员: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产业》3.2022/08/08北京商报:《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指南公开征求意见》4.2021/11/19文旅部官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5.2021/04/26文旅部官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6.2020/12/25中国政府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话题互动 您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文旅部: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名单

文旅部征求意见: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评定管理办法

重磅!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小军哥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